FXCM福汇

轩竹生物-B(02575):创新药标杆的崛起

Source:

随着美联储在9月首次降息,轩竹新药全球资金流入新兴市场的生物趋势显著,这对正在经历估值提升的标杆港股创新药板块形成了积极影响。在国内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的轩竹新药背景下,市场普遍认为港股创新药的生物牛市将持续。对于具备强大商业化能力的标杆轩竹生物-B(02575)而言,登陆港股市场恰逢其时。轩竹新药

作为四环医药旗下的生物创新药核心平台,轩竹生物于10月15日在港股市场上市,标杆IPO发行价为11.60港元/股,轩竹新药募资约7.8亿港元。生物上市首日,标杆股价一度飙升至31港元,轩竹新药涨幅达到167%。生物

轩竹生物成立于2008年,标杆是中国“商业化初期即上市”的创新药企代表。经过多年的研发,公司已搭建起内部研发平台,支持在消化系统疾病、肿瘤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炎(NASH)等领域的产品开发。凭借其强大的商业化推进能力和产品线布局,轩竹生物展现了其在Biopharma领域的竞争优势。上市募集的资金将进一步巩固其研发与商业化优势,推动核心产品在市场中取得成功。

双轮驱动下形成的“三驾马车”

轩竹生物在消化与肿瘤领域的双轮驱动将使其在2025年迎来商业化爆发期。其中,吡洛西利片、地罗阿克片等核心肿瘤药物相继获批,加之此前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安奈拉唑钠,形成了“三驾马车”的产品矩阵,体现出公司的创新与商业化并行策略获得市场认可。

尤其是在吡洛西利的开发中,轩竹生物精心选择满足市场需求的适应症,并突出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。吡洛西利于今年获批上市,临床数据的显著性得到了广泛关注。研究表明,吡洛西利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表现优异,并有可能推动中国CDK4/6抑制剂市场从2018年的1亿增长到2024年的30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达到78.8%。

同时,安奈拉唑钠作为国内首款质子泵抑制剂,主要针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,其市场预计也将大幅增长。公司正在逐步扩展安奈拉唑钠的适应症,以覆盖更加广泛的市场。

此外,地罗阿克作为一款新一代ALK抑制剂,专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,预计将为公司未来增长带来可观潜力。

构建一体化创新闭环

轩竹生物不仅致力于商业化的发展,也在不断完善“研发—商业化”的一体化创新闭环。预计2023年和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2.39亿元和1.86亿元。轩竹生物已构建了小分子药物、生物药及临床开发等三大技术平台,确保公司在产品研发中形成持续的创新输出。

截至目前,超过十种药物资产正在开发中,形成了“阶梯分布”的研发结构。在商业化布局方面,公司通过灵活的战略与销售渠道,确保覆盖全国1500多家医院,实现有效的市场需求反映和销售管理。

随着安奈拉唑钠自2023年上市以来取得的4800万元销售额,轩竹生物的商业化能力得到了初步验证。公司还积极布局国家医保渠道,为产品纳入医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精细管理提升安全边际

在商业化执行的高效性下,轩竹生物的财务表现逐渐改善。2025年上半年,公司收入1789万元,同比增长约12%。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运营费用,2025年上半年运营费用为1.25亿元。

随着核心产品的商业化成果显现,轩竹生物有望在未来快速跨越盈亏平衡点,迈向规模化盈利。

小结

轩竹生物凭借其差异化创新与高效商业化执行,已顺利迈入创新商业化阶段,有望持续产生现金流,实现成长的确定性。预计随着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提升,轩竹生物将进一步释放自身的Biopharma价值,在港股市场中享受“创新药黑马”的估值溢价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