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XCM福汇

公募再成定增大户!今年来300亿公募资金入局定增 浮盈超百亿

Source:

在市场波动的公募背景下,定向增发成为公募基金重拾的再成增浮重要资产配置工具。截至10月22日,定增大户已有37家公募机构参与A股定增,今年金入局定共涵盖74家公司,亿公盈超获配金额达到302.92亿元,募资同比增长28.5%。百亿整体浮盈金额为108.45亿元,公募浮盈比例为35.80%,再成增浮定增收益明显回暖。定增大户

在个股层面,今年金入局定59只定增股票的亿公盈超获配金额超过1亿元,其中6只在10亿元以上,募资涉及电子、百亿基础化工、公募医药生物等热门行业。电子行业的定增规模最大,合计获配金额接近90亿元,而基础化工、有色金属等周期性板块则显示出更高的浮盈弹性。

公募权益投资经理表示,定增市场的活跃更多反映了资金对低估值资产的追求。过去几个月,许多定增项目依然带有折价,且锁定期减至6个月,促使公募机构参与热情高涨。

定增金额与浮盈双双上升,热度重返主流市场

从盈利角度看,此轮定增布局带来了可观的回报。截至10月22日收盘,公募定增的总浮盈已达108.45亿元,浮盈比例为35.80%。71只股票实现了浮盈,占定增股票的96%,其中浮盈比例超过100%的个股有7只。

基础化工中的横河精密获得高浮盈,吸引财通基金和诺德基金共获配2.71亿元,浮盈金额达到8.15亿元,浮盈比例高达301.08%。另一个基础化工股晶华新材同样表现突出,浮盈比例为279.36%。

这些超高收益往往出现在冷门细分领域,显示出部分基金公司在定增中采取了逆向配置策略。

在大规模项目中也有亮眼表现。芯原股份获得5家公募的定增参与,获配金额12.66亿元,浮盈达到17.28亿元,浮盈比例136.52%。AI领域龙头寒武纪吸引8家公募参与,尽管浮盈比例为19.62%,但浮盈金额接近5亿元,这反映了公募对行业趋势的前瞻性布局。

行业分布各有胜负,结构性机会浮现

从行业分布来看,今年公募定增呈现多行业分散配置。1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,有15个行业的定增获配金额不低于1亿元,9个行业的定增金额超过10亿元,体现出公募的广泛资产配置策略。

电子行业成为热门,涵盖13只定增个股,获配金额达到89.86亿元,浮盈比例为41.14%。医药生物行业位列第二,共计获配45.18亿元,虽然部分个股表现不佳导致浮盈比例相对较低,电力设备、基础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均获得超过10亿元的定位关注。

按浮盈比例计算,有色金属行业以65.49%领先,基础化工和机械设备紧随其后,分别为52.35%和52.27%。这些行业估值低且周期属性强,供需格局改善,使其成为资金的“估值洼地”。

业内人士认为,此次公募定增的行业偏好反映了结构性行情中的配置逻辑——高景气行业主攻、周期板块博反弹。一位基金经理指出,多数公募优先参与折扣率高、行业景气回升且机构参与度集中的定增项目,这种项目在6至12个月内具备较强弹性。

基金公司各显身手,布局策略趋向多元

在这波定增热潮中,诺德基金与财通基金表现尤为突出。诺德基金已参与70只个股,获配金额达88.96亿元,浮盈比例38.61%;财通基金以66只个股、84.63亿元获配紧随其后,浮盈比例41.03%。这两家机构通过规模化参与形成显著收益。

此外,易方达、广发、兴证全球、汇添富等老牌公募表现也较为出色。易方达参与10只定增项目,对应26.89亿元,浮盈为14.85亿元,浮盈比例55.24%;汇添富参与3个定增项目,浮盈率为17.20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小型参与者也通过精准投资获得高收益。诺安基金只参与芯原股份的定增,浮盈率达到136.52%;东海基金参与6个项目,总体浮盈比例100.25%,展现小机构灵活高效的优势。

上海一位基金经理指出,公募参与定增正出现两极分化,一类是大机构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成本,另一类是中小机构专注高确定性机会,依靠精准判断和估值寻找结构性红利。

尽管整体浮盈高,但仍存在风险。例如,TCL科技、佳禾食品和爱博医疗的部分定增个股处于浮亏状态,其中爱博医疗浮亏达12%,提醒市场参与者需谨慎择机参与。

本文转载自财联社,XM外汇官网编辑:陈筱亦。

相关阅读